时间: 2025-05-02 02: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4:44
词汇“乐府令”是一个较为特定和专业的词汇,主要在*古代文学和音乐领域中使用。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乐府令”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官方设立的乐府机构中的命令或规定。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官方音乐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和创作民间歌谣和乐曲,后来也指这些歌谣和乐曲本身。
“乐府令”一词源于汉代的乐府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府机构的功能和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个词汇的使用也变得较为罕见。
在古代**,乐府机构不仅是音乐创作和表演的中心,也是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乐府令的制定和执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音乐文化的重视。
对于研究古代音乐和文学的人来说,“乐府令”可能唤起对古代文化繁荣的怀念和对传统艺术的尊重。
在学*和研究**古代音乐时,我曾接触到乐府令的相关资料,这让我对古代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音乐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乐府令”来描绘古代音乐的繁荣景象:
乐府令下,琴瑟和鸣,
古调新声,传唱千年。
想象一幅古代乐府机构的画面,乐师们正在演奏,官员们在旁监督,这幅画面可能伴随着古琴的悠扬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乐府令”的词汇,但类似的官方音乐机构和规定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如欧洲的宫廷乐团。
“乐府令”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对音乐文化的重视,也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
3.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