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9:45
“片鳞只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零星的鳞片和甲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非常零碎、不完整或微不足道。
在文学作品中,“片鳞只甲”常用来形容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或片段,强调其不完整性和微小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知识或经验非常有限,只有一些零星的片段。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古生物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发现的化石或文物非常零碎。
同义词:零星、碎片、零碎 反义词:完整、全面、系统
“片鳞只甲”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由“片鳞”和“只甲”两个词组合而成,分别指鳞片和甲壳,这两个词都与动物的外壳有关,因此这个成语最初可能用来形容动物遗骸的零碎状态。
在中国文化中,成语常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然而,“片鳞只甲”并没有特别著名的历史典故,它更多地被用作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状态。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不完整和微不足道。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一些破碎的、不连贯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的知识或经验非常有限,只有一些零星的片段。例如,当朋友在某个话题上只能提供一些零碎的信息时,我可能会说:“你说的不过是片鳞只甲,我们需要更全面的信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片鳞只甲,散落一地,
记忆的碎片,难以拼凑。
时光的河流,冲刷着岸边,
留下的,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片段。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些破碎的玻璃或陶瓷碎片。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一些零散的、不连贯的声音,如风铃在风中发出的零星声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its and pieces”或“scraps”,它们都用来形容零碎的、不完整的事物。然而,这些表达在情感色彩上可能没有“片鳞只甲”那么强烈。
“片鳞只甲”这个成语在描述事物的零碎和不完整性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专业领域也有其应用。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传诵其诗,有‘入市无屠狗,骄人让沐猴’之句,深以片鳞只甲为憾。
1.
【片】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组词】
唱片儿、 画片儿、 相片儿、 影片儿
2.
【鳞】
(形声。从鱼,粦(lìn)声。本义:鱼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鳞,鱼甲也。 、 扬雄《羽猎赋》-鳞罗布烈。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鳞浪层层。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鳞爪飞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朱鳞大鬣。
【组词】
鳞爪、 鳞沦、 鳞接、 鳞萃
3.
【只】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引证】
《诗·鄘风·柏舟》-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4.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 、 《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 、 《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组词】
莩甲;甲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