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0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08:39
词汇“弃忽”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弃”和“忽”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合这两个字,“弃忽”可以理解为“放弃并忽视”,即不仅放弃某物或某事,而且对其不再关注或重视。
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均有出现,但“弃忽”作为一个组合词并不常见,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的新组合。
时光匆匆,旧梦“弃忽”, 心随风去,不留痕迹。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忽】
(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忽,忘也。 、 《广雅·释诂三》-忽,轻也。 、 《汉书·食货志》-奈何而忽。 、 《汉书·王嘉传》-忽于小过。 、 《汉书·东平思王宇传》-忽于道德。 、 《聊斋志异·促织》-不可忽也。
【组词】
疏忽;忽忘、 忽易、 忽睨、 忽怠、 忽慢、 忽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