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0:5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0:57:39
“割股疗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割下自己的肉来治疗亲人的疾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极端的孝道行为,即为了救治亲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孝心和牺牲精神。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比喻极端的奉献或牺牲行为。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被常用,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文化或道德范畴。
“割股疗亲”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孝道文化,特别是在一些古代文献和传说中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没有太大变化,但现代社会对其的接受度和实际应用已经大大减少。
在**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最重要的道德之一。因此,“割股疗亲”这样的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孝道的极端重视。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极端的孝道行为被认为是不科学和不必要的。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既有对孝道精神的敬佩,也有对这种极端行为的质疑。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社会对道德的极端追求,以及现代社会对科学和理性的重视。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我没有遇到过“割股疗亲”这样的情况,但我见证过许多人在亲人患病时表现出极大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割股疗亲,孝心如海深,古风犹存,今人何以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孝子割肉救亲的画面,充满了悲壮和牺牲的氛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戏曲中表现这种情节的音乐和唱腔。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极端孝道行为可能不被广泛接受或理解,因为每个文化对孝道和牺牲的定义和界限不同。
“割股疗亲”这个成语深刻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孝道的极端追求。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行为已不多见,但它仍然是理解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重要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的故事感人,但行为不可取。
1.
【割】
(形声。从刀,害声。本义: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同本义。泛指用刀截断。
【引证】
《广雅·释诂一》-割,断也。 、 《论语·阳货》-割鸡焉用牛刀。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 《书·多方》-日钦劓割夏邑。
【组词】
割鲜、 割烹、 割刀
2.
【股】
(形声。从肉,殳(shū)声。本义:大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股,髀也。 、 《论语·宪问》疏-膝上曰股,膝下曰胫。 、 《战国策·秦策》-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 《史记·酷吏列传》-余皆股栗。 、 《聊斋志异·狼三则》-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组词】
股掌、 股弁
3.
【疗】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疾病有关,尞(liáo)声。本义:医治)。
同本义(含有对症下药之意)。
【引证】
《广雅·释诂》-疗,治也。 、 《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不可救疗。 、 《后汉书·王符传》-凡疗病者,必知脉之虚实。 、 龚自珍《病梅馆记》-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组词】
疗治、 疗疾、 疗视、 疗护、 疗妒、 疗病
4. 【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