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4:58
旗袍:旗袍是一种传统的**女性服装,起源于清朝满族女性的服饰,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式服装。旗袍的特点是紧身高领,两侧开叉,能够展现女性的身材曲线,通常使用丝绸等高档面料制作,装饰有精美的刺绣或图案。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旗袍常常被用来象征**传统文化或女性的优雅与魅力。例如,张爱玲的小说中经常描述女性角色穿着旗袍的情景,以此展现她们的个性和时代背景。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旗袍可能被提及作为传统服饰的代表,或者在讨论时尚、服装时作为一个话题。
专业领域:在服装设计、历史学、文化研究等专业领域,旗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其设计、制作工艺、历史演变等方面。
同义词:长衫、中式服装
反义词:西服、现代休闲装
旗袍最初是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后来在20世纪初被**女性接受并改良,逐渐演变成现在所见的样子。在20世纪20-30年代,旗袍成为上海等大城市的时尚标志,经历了多次设计和风格的变迁。
旗袍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服装,也是传统美学和工艺的体现。在社会背景方面,旗袍的流行与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它见证了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
旗袍常常让人联想到优雅、传统和女性魅力。它是**文化的一个美丽符号,能够唤起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传统美的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旗袍可能出现在特殊场合,如婚礼、节日庆典或文化活动中。穿着旗袍不仅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一种展示个人品味和风格的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描述旗袍:
她身着一袭流光溢彩的旗袍,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每一针一线,都是时间的诗篇, 诉说着古老而又永恒的东方情韵。
旗袍的视觉联想通常是优雅的女性形象,可能伴随着古典音乐或**传统乐器的声音,如古筝或二胡的旋律。
在不同文化中,旗袍可能被视为**文化的象征,类似于日本的和服或印度的纱丽。在西方文化中,旗袍常常被认为是异国情调的时尚元素。
旗袍不仅是一种服装,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旗袍的美学和工艺也是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的宝贵文化遗产。
1.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
2.
【袍】
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
【引证】
《论语》。按,衣有箸者,今之绵衣,或曰箸以乱麻曰袍。-衣敝縕袍。 、 《礼记·玉藻》-纩为茧,縕为袍。
【组词】
袍子
外衣。
【引证】
《正字通》-袍者,表衣之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