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3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37:50
旗队:字面意思是指由多人组成的队伍,通常手持旗帜进行表演或仪式活动。基本含义是指在各种庆典、游行、体育赛事等场合中,负责展示和挥舞旗帜的团队。
旗队一词源于中文,由“旗”和“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旗队可能指代军队中的旗帜队伍,用于指挥和标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旗队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各种仪式和庆典活动中。
在许多文化中,旗队是国家和民族象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庆、重大节日或体育赛事中,旗队的出现往往能够激发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旗队往往给人以庄严、整齐和团结的印象。看到旗队,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国家的荣耀、集体的力量和仪式的正式性。
在学生时代,我曾参加过学校的旗队,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升旗仪式上,我们整齐的步伐和庄严的姿态,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诗歌:
晨曦中,旗队行进,
红旗下,青春飞扬。
步伐整齐,心潮澎湃,
国歌响彻,荣耀永存。
视觉:想象一队身穿统一制服的旗手,手持鲜艳的旗帜,在阳光下整齐行进。 听觉:听到国歌响起,伴随着旗队整齐的步伐声,营造出庄严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旗队的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国,皇家仪仗队负责皇室和国家的重要仪式;而在日本,旗队可能与学校的体育赛事和传统节日相关。
旗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仪式和庆典中的视觉元素,还承载了团结、荣誉和国家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旗队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传达集体情感和仪式感。
1.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
2.
【队】
(形声。本义:从高处掉下来。是“坠”的本字)。
坠落。
【引证】
《说文》-队,从高陨也。俗字作坠。 、 《考工记·轮人》-殷亩而驰不队。 、 《礼记·檀弓下》-退人若将队诸渊。 、 《左传·庄公八年》-公(齐襄公)惧,队于车。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陈入城,板队而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