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5:13
旗装: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清朝时期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特别是指那些装饰华丽、风格独特的服装。旗装的特点是宽松、直身、无腰身,通常配以高底鞋和各种头饰。
旗装一词源于“旗人”的服饰,旗人指的是清朝时期的满族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旗装逐渐成为满族女性传统服饰的代名词,其设计和装饰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
旗装不仅是服饰,也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满族的社会等级、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在清朝,旗装的使用和制作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
提到旗装,可能会联想到宫廷的华丽、历史的厚重感以及传统文化的韵味。这种服饰往往带有一种古典美和仪式感,能够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参观故宫时,我曾亲眼见到过展出的旗装,那些精美的刺绣和独特的设计让我对满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欣赏。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 “旗装飘飘,绣花如梦, 历史的回声,在丝绸上轻轻荡漾。”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着旗装的女子,在古色古香的庭院中缓缓行走,背景音乐是古筝的悠扬旋律,这样的场景能够唤起对古代**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传统服饰如日本的和服、印度的纱丽等,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意义,可以与旗装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文化中服饰的社会功能和美学价值。
旗装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满族的传统服饰,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学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旗装的学,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多样性,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文化素养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
2.
【装】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装,裹也。 、 《史记·郦生陆贾传》-橐中装。 、 张衡《思玄赋》。注:“束也。”-简元辰而俶装。 、 《文选·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 、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 、 《战国策·燕策》-为装遣荆轲。
【组词】
装囊、 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