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7:30
词汇“别抱琵琶”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短语,它可能是由“别”和“抱琵琶”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的。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故人情重,实不忍别抱琵琶。
归至横水洋,陡遇飓风,六舟尽没,无一生者。家中诸妇闻之,瓜分所有,均~去。
1. 【别】
2.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3.
【琵】
有四根弦的弹拨乐器,下部椭圆形,上部有长柄,头部弯曲。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诗篇名。
【引证】
4. 【琶】 (形声。《说文新附》:“琵琶也。”)——见“琵琶”(pí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