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2:57
别无长物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或“除了必需品外,没有其他物品”。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地方非常简朴,没有多余的财物或装饰。
在文学作品中,别无长物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强调其清贫或超脱物质的生活态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生活简单,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暗示某人缺乏物质资源。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贫困或资源匮乏的情况。
别无长物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别”表示“除此之外”,“无”表示“没有”,“长物”则指“多余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别无长物** 有时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强调节俭和清贫的哲学思想中,如道家和佛家的某些教义。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与贫困或简单生活联系在一起。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一种淡淡的哀愁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在物质上不富裕但在精神上富足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人,他的家里别无长物,但他却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人生智慧,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物质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小屋静谧, 别无长物,心自宽广。 书卷在手,世界在心, 物质虽少,精神富饶。
想象一个简单的小屋,里面只有基本的家具和一些书籍,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宁静的音乐,如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平和而深远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hing but the essentials”或“bare necessities”,这些表达也强调了生活的简单和必需。
别无长物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物质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提醒我们,物质并非生活的全部,精神上的富足同样重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他们除双手外,~,其经济地位和产业工人相似。
东晋时读书人王恭生活俭朴,不图享受,他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他的朋友王忱去看望他,两人相谈甚欢,王忱觉得身下的竹席很好,王恭就转手相送,自己改用草席。王忱得知后过意不去,王恭说:“吾平生无长物。”
1. 【别】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
4.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