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0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08:12
“本官”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我这个官员”,通常用于古代官员自称,表达一种官方身份和权威。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很少使用,但在某些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或古装剧中仍会出现。
“本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汉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
在古代**,官员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严格的规范。使用“本官”这样的自称,不仅显示了官员的身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
“本官”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重、权威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场的复杂和权谋。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一种怀旧或历史感。
在现代生活中,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重现活动或戏剧表演中,否则很少有机会使用“本官”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存在于历史学*和文化传承中。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场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本官”来增强历史氛围:
本官执笔绘江山,
朝堂风云变幻间。
一纸诏书定乾坤,
千古功名留史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官员身着官服,手持笏板,面容严肃,给人一种权威和庄重的感觉。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音乐或官员宣读诏书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没有直接对应“本官”的词汇,但可以通过“my lord”、“your excellency”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官方和权威意味。
“本官”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官场文化和语言惯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汉语和研究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是很有帮助的。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