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4:39
本小利微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本钱小,利润微*”。它用来形容投资或生意的规模小,收益也很有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投入不多、回报也不高的经济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本小利微 可能用来描绘小商贩或小本经营者的艰辛生活,强调他们的努力和微*的回报。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生意或投资不成功,收益甚微。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商业管理中,本小利微 可能用来分析小规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同义词:*利多销、小本经营 反义词:一本万利、大利大发
本小利微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本”(本钱)、“小”(小规模)、“利”(利润)、“微”(微*)四个字组成,反映了其字面意义。在历史上,这个成语一直用来描述小规模经济活动的特点,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本小利微** 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勤劳和节俭的美德。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用来描述小商贩或小企业主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多样性。
本小利微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勤劳但回报有限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辛勤工作的小商贩或小企业主,他们的生活虽然不易,但依然坚持不懈。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小摊贩,他每天早出晚归,卖着本小利微的商品,但他的坚持和努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小贩街头,本小利微,心怀梦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街头小贩在清晨的微光中摆摊的场景,背景音乐可以是轻柔的街头小调,营造出一种勤劳而温馨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all profit, quick return”,但这个表达没有本小利微 那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本小利微 这个成语虽然简单,但它深刻地反映了小规模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那些勤劳但回报有限的人和事。
小贩不论肩挑叫卖,或街畔摊售,总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
我们做的是~的买卖。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3.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4.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