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3:14
“公羊”字面意思是指雄性的羊,通常用于区分雌性的羊(母羊)和未成年的羊(羔羊)。在生物学上,公羊是羊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雄性个体。
“公羊”一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词源直接来源于对动物性别的描述。在古代汉语中,“公”通常指雄性,“羊”则是对羊这种动物的统称。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公羊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教文化中,公羊有时会与耶稣的牺牲相联系,象征着救赎和牺牲。
公羊可能让人联想到草原、牧场和自然的力量。它也可能唤起对农业社会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怀旧情感。
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公羊可能与乡村生活、畜牧业或自然观察相关。例如,一个人可能在乡村旅行时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到公羊。
在诗歌中,公羊可以被用来象征勇气和力量:
草原上的公羊,角如利剑, 守护着它的领地,不畏风雨。
公羊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和清晨的露水,以及它们咩咩的叫声。
在不同文化中,公羊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希腊神话中,公羊是阿波罗的象征,代表着光明和预言。
通过对“公羊”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多样性。了解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知识,也加深了我们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些词汇的细微差别和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羊】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同本义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对角,有许多品种。
【引证】
《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羊,羊兽也。 、 《礼记·曲礼》-羊曰柔毛。 、 《大戴礼记·少牢》-羊曰少牢。 、 《礼记·月令》-食麦与羊。 、 《易·说卦》-兑为羊。 、 《汉书·李广苏建传》-杖汉节牧羊。
【组词】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羊群蚁阵、 羊酒花红、 羊车过市、 羊耳风、 羊脏、 羊羔、 羊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