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0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09:07
词汇“公绪”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公”通常与公共、官方、公正等概念相关,而“绪”则可以指思绪、头绪、情绪等。将两者结合,“公绪”可能指的是公共的情绪或思绪,或者官方的态度和立场。
由于“公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公”和“绪”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社会或官方情绪状态。
在强调集体主义和公共利益的文化背景下,“公绪”可能被用来强调社会团结和官方的领导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涉及到社会**或政治话题,可能会用来讨论公众的集体情绪或官方的立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当公绪如潮涌,社会之舟需稳舵。”
由于“公绪”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难以进行跨文化比较。
“公绪”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在分析社会*或官方立场时,这个词汇提供了一个描述集体情绪和官方态度的视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和描述社会现象。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绪】
(形声。从糸(mì),者声。本义:丝的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绪,丝端也。 、 《天工开物》-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
【组词】
绪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