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1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13:57
词汇“外帘”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用于遮挡或装饰的帘子,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外部。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外帘”字面意思是指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帘子,可能用于遮挡阳光、保护隐私或作为装饰。
在文学作品中,“外帘”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场景的氛围或细节,如描述一个古老建筑的外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建筑设计或室内装饰,可能会提及。
“外帘”由“外”和“帘”两个字组成。“外”表示外部,“帘”通常指用于遮挡的布或类似物品。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不太常见,更多是在现代建筑和装饰领域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帘子常被用作室内外分隔的装饰物,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外帘可能被视为一种保护和隐私的象征。
提到“外帘”,可能会联想到宁静、隐私和保护的感觉。它也可能让人想到古典建筑的优雅和精致。
在现代生活中,外帘可能被用于商业建筑或高档住宅,作为装饰和功能性的结合。
在诗歌中,可以将“外帘”比喻为时间的遮蔽物,如“岁月的外帘轻轻落下,遮住了过往的风景”。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外帘设计,如古典的绣花外帘或现代的简约风格。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吹动外帘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外帘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用途。例如,在西方,类似的装饰物可能被称为“awning”或“canopy”。
“外帘”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和领域中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途。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帘】
旧时酒家、茶馆作店招的旗帜,用布做成。
【引证】
唐·郑谷《旅寓洛南村舍》-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
(形声。从竹,廉声。本义:门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