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9:05
政权机关: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掌握政权的机构或组织”。基本含义是指在国家或政治实体中,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法律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官方机构。这些机关通常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分支,如议会、政府和法院等。
在不同的语境下,“政权机关”的使用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如“政府机构”更侧重于行政职能,而“官方机构”则可能包括所有官方认可的组织。
“政权机关”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但其具体含义随着政治体制的变化而有所演变。在古代,类似的机构可能被称为“官府”或“衙门”,而在现代,随着民主法治的发展,其职能和结构更加明确和复杂。
在**,政权机关的概念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紧密相关,强调集体领导和人民民主。在西方国家,政权机关的概念则更多地与三权分立和民主选举制度相联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政权机关”可能带来一种正式、权威的印象,有时也可能与官僚主义、权力斗争等负面情感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政权机关”这个词汇,但在讨论政治话题或参与公共事务时,了解和识别不同的政权机关及其职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诗歌中,可以将“政权机关”作为象征权力和秩序的元素,如:
在高墙之内,政权机关的影子长长, 法律的笔尖,绘制着国家的蓝图。
想象一座庄严的政府大楼,或是国会辩论的场景,这些都能唤起对“政权机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government institutions”或“state organs”,在不同的文化和政治体制中,这些机构的结构和职能也有所不同。
“政权机关”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学术语,它帮助我们理解政治体系的运作和权力结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讨论和分析政治现象。
1.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2.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3.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4.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