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4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42:44
词汇“冬禁”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冬禁”可以理解为在冬季禁止或限制某些活动或行为的规定或*俗。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个假设的定义进行。
“冬禁”字面意思是在冬季实施的禁令或限制。这可能涉及对特定活动的禁止,如狩猎、捕鱼、户外工作等,或者是对某些社会活动的限制。
在文学中,“冬禁”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严酷的冬季环境,其中人类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特定的历史*或文化俗。在专业领域,如气候学或环境科学,可能会讨论冬季禁令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义词可能包括“冬季禁令”、“冬令”等,这些词汇都强调了在冬季的限制或禁令。反义词可能是“冬放”,如果存在这样的词汇,它可能指的是在冬季放宽某些限制。
由于“冬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清楚。它可能是由“冬”和“禁”两个字组合而成,强调在冬季的限制。
在一些文化中,冬季可能被视为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和尊重的季节,因此可能会实施特定的禁令或*俗。这些禁令可能与保护自然资源、尊重自然循环或确保社区成员的健康和安全有关。
“冬禁”可能让人联想到严寒、限制和困难。它可能唤起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脆弱性的认识。
由于“冬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不太容易遇到相关的具体例子。然而,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下,可能会遇到类似的*俗或规定。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冬禁”来描绘一个被冰雪覆盖的世界,其中生命活动几乎停滞,人类和动物都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冬禁”可能让人联想到白雪皑皑的景象,寂静的森林,以及寒冷的北风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个严酷而美丽的冬季世界。
在不同文化中,冬季可能都有类似的限制或*俗,但具体的词汇和实施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欧国家,冬季可能会有特定的狩猎禁令,而在亚洲某些地区,可能会有冬季的节日和庆祝活动。
“冬禁”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冬季的限制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尽管它在日常语言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历史或文化背景下,它可以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
1.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
2.
【禁】
(形声。从示,林声。本义:禁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禁,吉凶之忌也。 、 《周礼·秋官》。注:“禁所以防奸也。囿人掌囿游之游禁。”-使帅其属而掌邦禁。 、 《礼记·曲礼》-入意而问禁。
【组词】
禁条、 禁肉、 禁忌日、 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