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6:57
“居仁由义”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居”、“仁”、“由”、“义”。字面意思是指居住在仁爱之中,遵循正义行事。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应该以仁爱为居住之所,以正义为准则来行事,强调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在文学作品中,“居仁由义”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行为准则,如在古代诗词或散文中,用来赞美君子的德行。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仍可用来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在专业领域,如伦理学或哲学讨论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探讨道德行为的本质和价值。
同义词中,“仁义道德”强调道德的全面性,“德高望重”强调道德带来的社会地位和尊重,“正直无私”强调行为的公正和无私。反义词则强调违背道德的行为和态度。
“居仁由义”源自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和孟子的教导。在儒家经典中,如《论语》和《孟子》中,多次提到仁和义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表达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在**传统文化中,“居仁由义”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是评价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在现代社会,虽然价值观多元化,但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和个人行为的正直。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它鼓励人们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社区服务活动中听到一位志愿者引用“居仁由义”来鼓励大家以仁爱之心服务社区,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将“居仁由义”融入,如:
居仁由义心自宽,
行善积德天地宽。
春风化雨润万物,
德行天下人称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慈祥的老人在教导孩子们道德的重要性,背景是和谐的社区环境。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道德的纯净。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living by one's conscience”或“acting with integrity”来表达,强调个人良知和正直行为的重要性。
“居仁由义”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中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指导原则。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道德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应机不费毫力。四时天地同参,火符合候,默默存真息。
1.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
2.
【仁】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引证】
《说文》-仁,亲也。 、 《春初·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 《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 、 《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 、 《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 《礼记·丧服四制》-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 《诗·郑风·叔于田》-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组词】
仁人、 仁术、 仁宇、 仁瑞、 仁朴、 仁笃、 仁诲、 仁鄙
3.
【由】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引证】
《左传》-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
【组词】
由蘖、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