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7:41
徒然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白白地”、“无用地”或“没有结果地”。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行为或努力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或结果,即徒劳无功。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徒然”常用来表达一种无奈或悲哀的情绪,如“岁月徒然流逝,却未留下任何痕迹”。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徒然”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例如“他徒然地等待了一整天,她还是没有来”。
专业领域:在经济学或管理学中,“徒然”可能用来描述资源或时间的浪费,如“投资徒然,因为市场条件不利”。
同义词:白费、枉然、无功、无效
反义词:有效、有功、有成、有果
“徒然”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徒”(意为“仅仅”或“只是”)和“然”(意为“这样”或“那样”)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固定为“无用地”或“白白地”。
在**传统文化中,“徒然”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勤勉”和“实效”相对立,强调行动的实际效果和价值。
“徒然”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努力却无果的情景,引发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思。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多次感到自己的努力似乎是徒然的,比如在追求某个目标时遭遇连续的失败,这种经历可能会加深对“徒然”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徒然”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例如:
星辰徒然闪烁, 夜空无言, 我的心, 随风飘散。
视觉上,“徒然”可能让人联想到空旷的田野、孤独的灯塔或无人问津的街道。听觉上,可能是寂静的夜晚或空荡的回声。
在英语中,“徒然”可以对应为“in vain”或“fruitless”,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都传达了一种努力无果的意味。
“徒然”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于努力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考虑实际效果,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无果努力的同情和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徒然”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层的思考。
1.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