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3:45
徒歌(あしうた)是一个日语词汇,字面意思是“脚歌”或“步行之歌”。它指的是在行走时唱的歌,通常是简单的旋律,伴随着步行的节奏。这种歌曲往往具有节奏感强、旋律简单的特点,适合在行走或工作时哼唱,以减轻疲劳或增加工作的乐趣。
在文学中,徒歌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在旅途中的孤独或思考。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任何简单、重复的旋律,尤其是在需要节奏感的活动中。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民俗学,徒歌可能被研究其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
徒歌一词源自日语中的“徒”(あし)意为步行,和“歌”(うた)意为歌曲。这个词反映了日本文化中音乐与日常活动紧密结合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徒歌的概念可能已经扩展到包括任何形式的简单、节奏感强的歌曲。
在日本,徒歌可能与传统的劳动歌曲有关,如在田间劳作时唱的歌曲。它们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是日本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徒歌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节奏感。它让我联想到缓慢的步伐和自然的声音,如风吹过稻田的声音。
在我的生活中,徒歌的概念启发我在散步时创作简单的旋律,这帮助我放松并集中思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徒歌:
步く足音に合わせて
徒歌を口ずさむ
風の唄と共に
心は遠くへと旅する
徒歌可能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乡间小路上行走,背景是宁静的田野和远处的山脉,伴随着简单的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包括非洲的劳动歌曲或美国的田野呼喊(field hollers),它们都是在劳动中唱的歌曲,具有相似的功能和情感表达。
徒歌是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音乐形式,还反映了人们如何将音乐融入日常生活。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和生活方式。
1.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
2.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