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1:24
“怡然自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情愉悦,自我娱乐。这个词汇描绘了一种自得其乐、心情舒畅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在独处或小范围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在文学作品中,“怡然自娱”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或是隐士在山林中自得其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的心情,如“他弹琴时总是怡然自娱”。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个体自我满足和内在平衡的状态。
“怡然自娱”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在描述隐士或文人生活的作品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任何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的愉悦心情。
在中国文化中,“怡然自娱”体现了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即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我满足。这种思想鼓励人们在忙碌和压力之外寻找个人的乐趣和满足。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宁静和满足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自然环境中,或是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享受着纯粹的快乐和满足。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在阅读或写作时感受到“怡然自娱”的状态。特别是在完成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后,那种由内而外的满足感让我感到非常愉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光洒满书页,我怡然自娱,笔尖跳跃,心随诗行飞翔。”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个人坐在窗边,阳光洒在书本上,周围是安静的图书馆。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古典音乐,伴随着翻书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ntent in solitude”或“enjoying one's own company”,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类似的自我满足和愉悦的情感。
“怡然自娱”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一种心理状态,也反映了个人与自我、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哲学。在现代生活中,理解和实践这种状态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恬然自足,再不从龙化甘雨。
1.
【怡】
(形声。从心,台(yí)声。本义:和悦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怡,和也。 、 《书·金传》。郑注:“悦也。”-公乃为诗以怡王。 、 《礼记·内则》。注:“悦也。”-下气怡色。 、 《国语·周语》-有庆未尝不怡。 、 《国语》-[亲稚]狗之事大矣,而主之色不怡,何也?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怡然自乐。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
【组词】
怡心、 怡目、 怡怡、 怡情、 怡魂、 怡养、 怡声、 怡颜、 怡宁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娱】
(形声。从女,吴声。本义:快乐,欢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经传多以虞为之。-娱,乐也。 、 《楚辞·离骚》-夏康娱以自纵。 、 张衡《西京赋》-穷身极娱。 、 《周书·程典》-诸侯不娱。 、 张景阳《咏史诗》-朝野多欢娱。
【组词】
娱娱、 娱快、 娱玩、 娱放、 娱笑、 娱嬉、 娱戏
戏乐,使欢乐。
【引证】
《楚辞·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 、 《楚辞·九章·惜诵》-设张辟以娱君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娱乐。 、 清·袁枚《祭妹文》-无所娱遣。
【组词】
娱神悦目、 娱老、 娱志、 娱亲、 娱妻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