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5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54:14
词汇“偷娱”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构成和可能的含义出发。以下是对“偷娱”这一词汇的详细分析:
“偷娱”由两个汉字组成:“偷”和“娱”。
结合这两个字,“偷娱”可以理解为在不正当或不适当的情况下寻求娱乐或消遣。
由于“偷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在不适当的时间或地点寻求娱乐,或者在不正当的情况下享受乐趣。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道德或行为准则时。
由于“偷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偷”和“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描述一种特定的行为或状态。
在强调道德和纪律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偷娱”可能被视为不道德或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可能与工作纪律、家庭责任等社会价值观相冲突。
“偷娱”可能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不正当或不适当的行为。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欺骗、不负责任或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由于“偷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偷娱”来描述一种隐秘的快乐:
在夜的帷幕下,我偷娱,
星光不问,月影不语。
“偷娱”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隐秘的笑声、偷偷摸摸的动作等视觉和听觉形象。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偷娱”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用以描述在不适当或不正当的情况下寻求娱乐的行为。
“偷娱”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特定行为的语言工具。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们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使我们能够更细致地描述世界。
1.
【偷】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偷,苟且也。 、 《国语·晋语一》-其下偷以幸。 、 《礼记·表记》-安肆曰偷。 、 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偷性命于榛莽。 、 清·张廷玉《明史》-诸司素偷惰。
【组词】
偷的锣儿敲不得、 偷存、 偷合、 偷弛、 偷免、 偷快、 偷幸、 偷苟
2.
【娱】
(形声。从女,吴声。本义:快乐,欢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经传多以虞为之。-娱,乐也。 、 《楚辞·离骚》-夏康娱以自纵。 、 张衡《西京赋》-穷身极娱。 、 《周书·程典》-诸侯不娱。 、 张景阳《咏史诗》-朝野多欢娱。
【组词】
娱娱、 娱快、 娱玩、 娱放、 娱笑、 娱嬉、 娱戏
戏乐,使欢乐。
【引证】
《楚辞·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 、 《楚辞·九章·惜诵》-设张辟以娱君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娱乐。 、 清·袁枚《祭妹文》-无所娱遣。
【组词】
娱神悦目、 娱老、 娱志、 娱亲、 娱妻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