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9:31
玉照: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像玉一样美丽的照片或画像。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照片,尤其是指那些经过精心修饰或拍摄的艺术照片。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玉照常用来形容女性角色的美丽形象,如“她的玉照在月光下更显娇艳”。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说“这是她的玉照,真是美得不可方物”。 专业领域:在摄影或美容行业,玉照可能指的是经过专业处理的高质量照片。
同义词:美照、靓照、艺术照 反义词:丑照、劣照
细微差别:
词源:玉照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玉的崇拜,玉在文化中象征着美丽、纯洁和高贵。 演变**: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玉照从字面上的玉的画像,演变为形容美丽照片的词汇。
在**文化中,玉一直与美好、高贵联系在一起。因此,玉照一词也承载了这种文化内涵,常用来形容那些美丽、高贵的女性形象。
情感反应:玉照一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感。 联想:联想到古代的玉器、玉雕,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标准。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经常分享自己的玉照,以此展示自己的美丽和个性。例如,某人可能会在生日时分享一张精心拍摄的玉照,作为纪念。
诗歌: 玉照映月华, 娇颜似花发。 一瞥倾城色, 千年梦不赊。
故事: 在古老的长安城,流传着一幅神秘的玉照,据说拥有它的人将获得永恒的美丽和幸福。
视觉联想:联想到一幅精美的古代仕女图,或是现代摄影作品中的美丽女性形象。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古典音乐中的柔和旋律,或是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甜美歌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ortrait”或“photograph”,但没有玉照这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美感。
玉照一词不仅是对美丽照片的形容,更是承载了*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崇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