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04
词汇“小言”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小言”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小的话语”或“简短的言辞”。在某些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简短的、非正式的或私下的谈话。
在文学作品中,“小言”可能指的是作者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情感或思想。在口语中,它可能指的是朋友之间非正式的、轻松的交谈。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没有特定的使用场景。
由于“小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小”和“言”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小言”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不正式的、非官方的言论,可能与“大义”相对,强调个人情感和私密性。
“小言”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亲密的交流,它可能带有一种轻松、随意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到亲切和舒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小言”来形容与朋友之间的非正式交谈,或者在写信时用简短的话语表达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小言如细雨,轻抚心田,无声胜有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两人在月光下轻声交谈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小言”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于各种语言中,用以描述简短、非正式的交流。
“小言”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标准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简短、非正式交流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