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2: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2:05:14
词汇“束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束金”字面意思是指一束金子,通常指的是一定数量的金条或金币。在古代,金子常以束为单位进行计量和交易。
由于“束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提到“束金”作为财富的象征或交易的一部分。
“束金”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束”和“金”两个字组成。在古代,金子常以束为单位进行计量,因此形成了这样的词汇。随着货币形式的变化,现代社会中金子更多以克或盎司为单位计量,因此“束金”这一表达逐渐淡出日常使用。
在古代社会,金子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束金”可能在一些历史文献或故事中作为财富的象征出现。在现代社会,由于金子的价值和使用方式的变化,“束金”这一词汇更多出现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
“束金”可能让人联想到财富、奢华和权力。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人们对财富的渴望或对过去时代的怀旧。
由于“束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它更多出现在历史学习或文学创作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束金”来描绘财富的景象:
金光闪闪的束金,
在古老的宝箱中沉睡,
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财富的传说永不褪色。
“束金”可能让人联想到金色的光芒和沉重的质感。在视觉上,可以想象金条堆叠的画面;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金币碰撞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金子的计量单位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束金”作为一个特定的计量单位,可能在某些文化中有类似的使用。
“束金”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金子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计量方式。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
1.
【束】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束,缚也。 、 《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戋戋。 、 《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束帛俪皮。 、 《左传·襄公十九年》-贿荀偃束锦。 、 《周礼·大司寇》-入束矢于朝。 、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 、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组词】
束刃、 束刍、 束戈卷甲、 束手、 束火,束炬、 束手束脚、 束竹、 束杖、 束载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