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08: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08:19:00
“寡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缺乏信任或信用。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在行为上不可靠,不值得信赖。
在文学中,“寡信”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性格缺陷,如在《红楼梦》中,某些角色可能被描述为“寡信”,以突出他们的不可靠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直接批评某人的行为,例如:“他真是寡信,答应的事情从来不做。”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法律,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一个公司的信用状况不佳。
同义词:不可靠、失信、无信、背信 反义词:可信、诚信、守信、忠信
“寡信”一词源于汉语,由“寡”(少)和“信”(信任)组成,直译为“少信任”。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就有提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因此,“寡信”作为一个负面词汇,常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违背这一准则的人或行为。在现代社会,随着商业和人际交往的复杂化,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增加。
“寡信”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不可靠的行为。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失信行为的厌恶和对诚信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寡信”的人,比如总是迟到或经常不履行承诺的朋友。这种经历可能会让我们更加重视诚信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寡信的世界里,唯有诚信的花朵永不凋零。”
视觉上,“寡信”可能让人联想到破碎的承诺或空洞的诺言。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那些失望的叹息或警告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unreliable”或“untrustworthy”,它们在含义上与“寡信”相似,但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寡信”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着对诚信的重视和对失信行为的批评。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中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影响。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维护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1.
【寡】
少;缺少。
【引证】
《说文》-寡,少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 《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组词】
寡尤、 寡功、 寡见、 寡交
孤独;孤单。
【引证】
《广雅·释诂三》-寡,独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生成及彊而寡。 、 《吕氏春秋·士容》-南面称寡。 、 《老子》-自谓孤寡。
【组词】
寡老、 寡孤、 寡女、 寡立、 寡草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