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2:13
“娘娘腔”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男性的行为或说话方式过于女性化,带有贬义色彩。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被认为缺乏男子气概,行为举止过于柔弱或细腻的男性。
在文学作品中,“娘娘腔”可能被用来刻画某些角色的性格特点,增强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或嘲笑某人的行为方式。在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因为它带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判断。
同义词:
反义词:
“娘娘腔”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对男性行为方式的刻板印象有关。随着社会对性别角色认知的变化,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接受度也在逐渐改变。
在**传统文化中,男性被期望展现出坚强、果断的特质。因此,“娘娘腔”这个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待和评价标准。随着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这个词汇的使用和接受度正在发生变化。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可能会引起对被形容者的歧视或排斥。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和对非传统男性行为的负面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会在某些社交场合被用来开玩笑或批评他人,但它的使用需要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
在创作中,可以将“娘娘腔”这个词汇融入到对性别角色探讨的故事或诗歌中,以此来探讨社会对性别多样性的接受度和认知变化。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外表柔弱、举止细腻的男性形象。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柔和、细腻的旋律,与传统男性形象的阳刚之气形成对比。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词汇,如英语中的“sissy”或“effeminate”,它们也用来形容男性行为过于女性化。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和接受度可能有所不同。
“娘娘腔”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注意性别角色的多样性和社会对性别认知的变化。在使用这个词汇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尝试用更包容和尊重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观点。
1.
【娘】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同本义。
【引证】
古乐府《子夜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组词】
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 娘们、 娘娘庙、 娘子关、 新娘;姑娘
2.
【娘】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同本义。
【引证】
古乐府《子夜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组词】
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 娘们、 娘娘庙、 娘子关、 新娘;姑娘
3.
【腔】
(会意兼形声。从月(肉),从空,空亦声。本义:人和动物体内的空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腔,内空也。从肉,从空,空亦声。
【组词】
腔子、 口腔;胸腔;生殖腔;胚盘下腔;胸膜腔;心腔;肾球囊腔;颅腔;腹腔;肠腔;子宫腔;髓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