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3:40
扶贫:字面意思是指帮助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状态,提高其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和经济政策。
“扶贫”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出现,但其现代含义更多与20世纪中叶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扶贫的策略和方法也在不断演变,从简单的物质援助到综合性的社会支持体系。
在**,扶贫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扶贫工作不仅涉及经济援助,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普及和医疗保障等多方面内容。
扶贫一词通常带有积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社会正义、人道主义和团结互助。它激发人们对改善社会不平等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个人可能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捐款或支持扶贫产品等方式参与到扶贫活动中,这些经历可以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在诗歌中,扶贫可以被描绘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象征着温和而持久的力量,帮助贫困地区逐渐复苏。
扶贫可能让人联想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场景,或是农民通过新技术提高产量的画面。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温暖、鼓舞人心的旋律,象征希望和改变。
在不同文化中,扶贫的概念和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西方国家可能更侧重于市场机制和慈善组织的作用,而**则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集体主义精神。
扶贫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个层面。理解扶贫不仅有助于认识社会问题,还能激发个人参与社会变革的动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扶贫这一词汇的丰富内涵和应用场景,对于提升语言能力和深化社会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扶】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车至门扶。 、 《左传·宣公二年》-遂扶以下。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组词】
扶绰、 扶策、 扶掖、 扶挈、 扶将
2.
【贫】
(会意兼形声。从贝从分,分亦声。“贝”是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本义:缺少财物,贫困。与“富”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贫,财分少也。 、 《庄子·让王》-无财谓之贫。 、 《说苑·杂言》-贫者,士之常也。 、 《左传·昭公十四年》。疏:“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分贫振穷。 、 《论语》-贫而无谄。 、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楚人贫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组词】
贫难、 贫胎、 贫窭、 贫贱之交、 贫户、 贫交、 贫巷、 贫病、 贫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