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6:41
“可乘之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它指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出现的、可以被人利用来达到自己目的的机会或空隙。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暗示某人正在寻找机会进行不正当的行为或利用他人的弱点。
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乘之机”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可乘之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机会和时机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或政治领域,也进入了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
在**文化中,“可乘之机”常常与策略和智慧联系在一起。它强调了在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中寻找和利用机会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谨慎。它提醒我在与人交往时要小心,避免给别人留下可乘之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同事试图寻找可乘之机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这让我意识到在团队合作中保持透明和诚实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阴谋的阴影下,他寻找着可乘之机,如同夜行者窥视着黎明的破晓。”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狡猾的角色在暗中观察,寻找机会。听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我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暗示着即将发生的不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n opportunity to exploit”或“a window of opportunity”,但它们并不完全等同于“可乘之机”的贬义色彩。
“可乘之机”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识别和利用机会,也提醒我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警惕和诚实。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细微差别。
宜缮甲养锐,劝课农殖,待可乘之机,然后一举荡灭。
按宋南渡后亦未尝无~。
1. 【可】
2.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