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25:24
“彼唱此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他唱,我跟着和”。基本含义是指一方发起行动或提出意见,另一方随即响应或附和。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互动和配合。
在文学作品中,“彼唱此和”常用来形容人物之间的默契和协调,如在《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的对话常常是“彼唱此和”,显示出他们之间的心灵相通。
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默契,或者团队合作中的协调一致。
在专业领域,如音乐、戏剧等艺术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演员或音乐家之间的完美配合。
同义词:
反义词:
“彼唱此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用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和专业领域。
在**文化中,和谐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彼唱此和”体现了这种追求和谐的文化传统。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鼓励人们相互配合,共同创造和谐的环境。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和谐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队合作、友谊和默契。它鼓励人们在交流和合作中寻求共识,共同进步。
在团队项目中,我经常观察到团队成员之间的“彼唱此和”,这种默契使得项目进展顺利,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彼唱此和,花间蝶舞,共谱春之歌。”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人在音乐会上,一人弹钢琴,另一人和着旋律歌唱,这种和谐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ing in harmony”或“respond in kin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和谐配合的意思。
“彼唱此和”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团队合作和社交互动中更加注重和谐与配合。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中华文化中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1.
【彼】
(形声。从彳,皮声。“彳”(chì)。本义:流行、传播,施加)。
那,与“此”相对。
【引证】
《玉篇》-彼,对此称彼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此土延续石耳。
【组词】
彼此腾倒着做、 彼苍、 此起彼伏;彼人
2.
【唱】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唱,导也。 、 《左传·昭公十六年》注-取其唱予和女。 、 《荀子·乐论》-唱和有应。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组词】
唱和
3.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c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引证】
欧阳修《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组词】
此等、 此生、 此地、 此个、 此家
4. 【和】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