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6:59
“卖相”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商品在销售时的外观表现。基本含义是指商品的外观、包装、展示方式等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商品的销售情况。
在不同的语境中,“卖相”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同义词中,“外观”和“外表”更侧重于物体的外在表现,而“包装”和“形象”则更强调人为的设计和塑造。反义词中,“内涵”和“实质”强调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本质,与“卖相”形成对比。
“卖相”一词源于商业活动,最初用于描述商品的外观对销售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食品、服装、书籍等,用以评价物品的视觉吸引力。
在现代社会,“卖相”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消费者对商品外观要求的提高,商家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卖相,以此吸引顾客并提升销量。在社交媒体时代,商品的卖相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其在线销售的表现。
“卖相”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商品的外观美感和市场竞争力。它可能引发积极的情感,如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可能引发消极的情感,如对过度包装和表面功夫的批评。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卖相”这个词来评价食物和商品。例如,在选择水果时,我会考虑它们的卖相是否新鲜,以决定购买与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卖相”:
晨光洒落,苹果的卖相 在篮中闪耀,红润如心 诱惑着每一个过客的目光 在味蕾的期待中,轻轻一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篮子新鲜水果,色彩鲜艳,吸引眼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快的旋律,让人联想到市场上热闹的购物场景。
在英语中,“卖相”可以对应为“appearance”或“presentation”,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一般的外表或呈现方式,不如“卖相”专门指代商品的视觉吸引力。
“卖相”是一个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都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商品的外观,还反映了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对视觉吸引力的重视。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现代消费文化。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