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3:04
“奇葩”一词源自汉语,字面意思是指奇异的、不寻常的花朵。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独特、与众不同,有时带有贬义,指其行为或特性古怪、不合常规,甚至令人难以接受。
在文学作品中,“奇葩”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独特性格或行为,增添故事的趣味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调侃或批评某人的奇怪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植物学,它可能指代真正的奇异植物。
同义词:古怪、独特、异类、怪异 反义词:普通、寻常、一般、常规
“奇葩”最初是指奇异的花朵,源自古代对珍稀植物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形容人或事物的独特性,且逐渐带有贬义色彩。
在**文化中,“奇葩”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或想法与众不同的人,这种用法反映了社会对个性和创新的复杂态度。
“奇葩”一词可能引起好奇或厌恶的情感反应,取决于个人的接受程度和对独特性的态度。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不遵循常规、勇于创新的人或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奇葩”来形容一个朋友的独特时尚选择,虽然起初大家觉得难以接受,但后来逐渐欣赏其独特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你是那朵奇葩,绽放着与众不同的光芒。”
想象一朵色彩斑斓、形状奇特的花朵,或是听到一首旋律独特、风格迥异的歌曲,这些都能唤起“奇葩”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奇葩”可以对应“eccentric”或“oddball”,但这些词汇在语义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奇葩”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独特性,还反映了社会对这种独特性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奇葩”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葩】
(形声。上形,下声。《说文》:“华也。” 华,“花”的古字。本义:草木的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花之丽采美盛。”-葩,华也。 、 《声类》-葩取其盛貌也。 、 张衡《西京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
【组词】
葩卉、 葩蘤、 奇葩异草;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