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2:05
词汇“奇肱”是一个相对生僻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奇肱”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
“奇肱”的字面意思是“奇特的手臂”,在古代文献中,它通常指的是一种特殊的、非正常的手臂,可能指的是畸形的手臂或者具有特殊功能的手臂。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奇肱”可能用来形容某些神话人物或特殊人物的非凡能力或特征。在口语和现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为它过于生僻,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奇肱”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畸形或特殊能力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身体的畸形或特殊能力往往持有特殊的看法,有时会将其视为神异或不祥的象征。因此,“奇肱”在古代文献中可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对于现代人来说,“奇肱”可能会引起一种好奇或惊讶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了身体的异常和特殊能力,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于身体多样性和特殊能力的思考。
由于“奇肱”是一个生僻词汇,我在生活中几乎没有遇到过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奇肱”作为一个神秘角色的特征,赋予他超乎常人的能力,从而增加故事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由于“奇肱”涉及到了身体的异常,可以联想到一些医学解剖图或者科幻电影中具有特殊能力的角色形象。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词汇来描述身体的异常或特殊能力,但由于“奇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词汇,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词汇。
“奇肱”作为一个古代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身体异常和特殊能力的认知和态度。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我们不需要频繁使用这样的生僻词汇,但了解它们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库,增加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肱】
(形声。从肉,厷(gōng)声。本义: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
同本义 后多引伸泛指洛膊。
【引证】
《说文》。段注:“厷与臂之节曰肘,股与胫之节曰膝。《深衣》支‘胳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注云:‘肘当臂中为节,臂骨上下各二寸。’按:上谓厷,下谓臂匑也。”-肘臂节也。 、 《诗·小雅·元差别》。朱熹集注:“但以手麾之,使来则毕来,使升则既升也。”-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 《论语》-曲肱而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