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6:09
“世风日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社会道德水平下降,人们的行为越来越不符合传统的道德标准。
“世风日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含义——社会风气的恶化——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道德和礼仪被视为社会稳定的基石。因此,“世风日下”这个成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的担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讨论社会问题和道德危机时。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忧虑和失望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社会的不公、道德的沦丧和人们行为的失范。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影响人们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到长辈用“世风日下”来批评现代年轻人的某些行为,认为他们缺乏传统美德。这让我意识到这个成语在代际交流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世风日下人心寒,
传统美德渐消散。
愿挽狂澜于既倒,
道德昌明再重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moral decay of society”或“the decline of public morals”,它们传达了类似的意思,即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
“世风日下”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社会现象的工具,也是一个反映人们情感和价值观的窗口。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讨论社会道德问题。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真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就是~!
1.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4.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