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1:43
“打勤献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勤奋努力来讨好他人或展现自己的才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为了得到别人的好感或认可,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努力和热情。
在文学作品中,“打勤献趣”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过分努力的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讽刺那些过于讨好他人的人。在专业领域,如职场,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员工为了获得晋升或表扬而过度表现。
“打勤献趣”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行为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含义——通过过度努力来讨好他人——仍然保持不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非常重要。因此,“打勤献趣”这样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一种社交技巧,但在其他情况下可能被视为缺乏真诚和独立性。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为了得到他人认可而过度努力的人,这种行为可能引起同情,也可能引起反感,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那些为了得到别人的好感而过度表现的人。这种行为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来看可能损害个人的信誉和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打勤献趣”融入描述一个人为了爱情而过度努力的情景:
他为了她的微笑,打勤献趣, 每个晨曦,每个黄昏, 只为那一瞬的青睐, 却不知,真心的爱,无需献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忙碌地工作,脸上带着过度的微笑,试图讨好周围的同事。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忙碌的办公室声音,如键盘敲击声和电话铃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rown-nosing”或“kissing up”,这些表达也用来描述为了讨好他人而过度努力的行为。
“打勤献趣”这个词汇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人们在社交中的行为模式。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并在自己的社交互动中保持真诚和独立性。
那晁住媳妇……是吴国伯嚭托生的,惯会打勤献趣。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
3.
【献】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 《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犬曰羹献。 、 《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 、 《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 、 《仪礼·聘礼》-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
【组词】
献尸、 献帛、 献爵、 献台
4.
【趣】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趣,疾也。 、 《史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催促;督促。 同: 促
【引证】
《周礼·县正》-趣其稼事。 、 《礼记·月令》-趣民收敛。 、 《汉书·周勃传》-趣为我语。 、 《汉书·翟方进传》-督趣司隶。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