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4:04
告假:指向上级或相关人员申请暂时离开工作或学*岗位的行为,通常是因为个人原因需要休息或处理私事。
告假一词源于汉语,由“告”和“假”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告假通常是指官员向上级报告自己的缺席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景中。
在**文化中,告假通常被视为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它表明个人在需要时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同时,告假也体现了对工作单位或学校的尊重,因为个人会提前通知并遵循相应的程序。
告假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轻松或解脱的情感,因为它意味着个人可以暂时摆脱日常的工作或学*压力,去处理自己的事情或休息。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告假也可能引起担忧或不安,特别是当它与健康问题或紧急情况相关时。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告假通常是为了处理一些紧急的家庭事务或进行必要的休息。例如,有一次我因为家里有突发情况,不得不向公司告假一天,这让我感到既紧张又感激,因为我知道公司理解并支持我的决定。
在诗歌中,告假可以被用来表达一种渴望自由和休息的情感:
晨曦微露,我向繁忙告假,
踏着轻快的步伐,
寻一片宁静的港湾,
让心灵得以休憩。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站在办公室门前,手里拿着一张告假条,脸上带着一丝轻松的微笑。
听觉联想:听到“告假”这个词时,可能会联想到办公室里键盘的敲击声突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同事们低声交谈的声音。
在英语中,“告假”可以对应为“take leave”或“ask for leave”。在不同的文化中,告假的程序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个人可能更倾向于直接与上级沟通,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告假可能需要更正式的书面申请。
告假是一个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个人对工作和学的负责任态度,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权益的尊重。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我更加意识到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灵活应用。
1.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
2.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