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4:14
“上推下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将责任或问题推给上级或下级,即不承担责任,而是将责任推卸给他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承担责任,总是找借口推卸责任的人。
“上推下卸”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人对于责任和义务的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逃避责任——仍然被广泛理解和应用。
在**文化中,责任感和担当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上推下卸”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贬义,反映了社会对于不负责任行为的批评态度。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愿意面对问题、总是找借口逃避的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个人的信誉,也可能对团队或组织造成负面影响。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些同事在面对挑战时选择上推下卸,这种行为最终影响了团队的士气和项目的进展。这让我更加重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责任如山,岂能上推下卸,
担当如海,方能波澜壮阔。
想象一个会议室中,一个人在讨论问题时不断将手指向上或向下,试图将责任推给他人,这种场景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强调推卸责任的行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ss the buck”,意味着将责任推给他人。这个表达在美国文化中尤为常见,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责任推卸的共同关注。
“上推下卸”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责任推卸的行为,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逃避。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责任感和领导力。
他~,自己没一点责任。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3.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4.
【卸】
(会意。从卩,从止,从午。卩(jié),像人形;止,息止;午,指马。合起来表示停车解马。本义:解马卸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卸,舍车解马也。 、 《广韵》-卸,卸马去鞍。 、 杜甫《携酒高亦同过用寒字》-空烦卸马鞍。
【组词】
卸车;卸鞍
1. 【推下】 卸车;卸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