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6:32
词汇“嫔息”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古代汉语含义和相关文化背景来进行分析。
“嫔息”可能是由“嫔”和“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嫔”通常指的是的妃嫔,而“息”可以指子女或后代。因此,“嫔息”可能指的是妃嫔所生的子女。
由于“嫔息”不是一个现代常用词汇,它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记载中可能用于描述皇室成员的后代。在文学作品中,如果涉及到宫廷生活或皇室血统的描述,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汇。
“嫔息”可能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已经被更常用的词汇如“皇子”、“皇女”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皇室血统的纯正和延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嫔息”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皇室后代的重视。
由于“嫔息”涉及到皇室和贵族,它可能会给人带来一种高贵、神秘的联想,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力和政治斗争。
由于“嫔息”不是一个现代常用词汇,它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使用。在讨论历史或文学作品时,可能会提及这个词汇。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嫔息”来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例如:“她是宫中的嫔息,自幼便被教导要维护皇室的荣耀。”
由于“嫔息”涉及到古代皇室,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服饰、庄严的宫殿以及宫廷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君主或贵族的后代,例如欧洲的“王子”、“公主”。
“嫔息”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皇室血统的重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在特定的学术或文化研究领域,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1.
【嫔】
(形声。从女,宾声。本义:帝王的女儿出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嫔,服也。谓服事人者。 、 《尔雅》-嫔妇也。 、 《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 《周礼·大宰》-七月嫔妇。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