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3:24
词汇“嫔贡”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嫔”通常指的是古代宫廷中的妃嫔,而“贡”则有贡献、进贡之意。结合来看,“嫔贡”可能指的是古代宫廷中妃嫔所贡献的物品或服务。
“嫔贡”可能指的是古代宫廷中妃嫔向**或宫廷贡献的物品或服务,这些贡献可能包括珠宝、艺术品、手工制品或其他形式的劳务。
由于“嫔贡”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使用。在历史文献或古代宫廷文化的研究中,可能会提及这个词。
“嫔贡”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宫廷文化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消失,被更通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宫廷文化非常丰富,妃嫔们除了承担日常的宫廷职责外,还会通过贡献物品或服务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忠诚。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嫔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宫廷生活的特点。
提到“嫔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和复杂,以及妃嫔们的生活状态和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对古代文化的好奇和对宫廷生活的想象。
由于“嫔贡”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并未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嫔贡”这个词来描绘宫廷生活的细节:
金碧辉煌宫墙内,
嫔贡珍宝映日辉。
丝竹悠扬夜未央,
妃嫔献艺显才慧。
提到“嫔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服饰、珠宝和宫廷音乐,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古代宫廷生活的想象。
由于“嫔贡”是一个特定于**古代宫廷文化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嫔贡”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宫廷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宫廷生活有一定的价值。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1.
【嫔】
(形声。从女,宾声。本义:帝王的女儿出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嫔,服也。谓服事人者。 、 《尔雅》-嫔妇也。 、 《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 《周礼·大宰》-七月嫔妇。
2.
【贡】
(形声。从贝,工声。本义:进贡,把物品进献给朝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贡,献功也。 、 《释言》-贡,上也。 、 《广雅》-贡,献也。 、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 、 《周礼·大司徒》。注:“贡地所生,谓九谷。”-以令地贡。 、 《周礼·小司徒》。注:“谓九谷三泽之材也。”-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 《考工记·匠人》注-贡者,自治其所受田,贡其税谷。 、 《聊斋志异·促织》-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组词】
贡奉、 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