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15:25
词汇“威命”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即“威”和“命”。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威命”可以理解为带有权威性质的命令或者命运,即一种不容置疑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命令或命运。
由于“威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由“威”和“命”这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以强调命令的权威性和不可违抗性。
在**传统文化中,权威和等级观念较为重要,因此“威命”这样的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命令或决定。
由于“威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但如果在一个强调权威和纪律的环境中,可能会听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威命”用于描述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角色或**,例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具有权威和命令意义的词汇来实现。
“威命”这个词汇强调了命令的权威性和不可违抗性,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学、历史或专业语境中,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命令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表达的精确性。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