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1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15:29
威士忌(Whisky 或 Whiskey)是一种由谷物(主要是大麦、玉米、黑麦和小麦)发酵后经蒸馏制成的酒精饮料,然后在木桶中陈年。它起源于苏格兰和爱尔兰,现在在全球多个国家生产,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日本。
“威士忌”一词源自盖尔语的“uisce beatha”或爱尔兰语的“uisce beata”,意为“生命之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现代英语中的“whisky”或“whiskey”。
威士忌在苏格兰和爱尔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常与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相关联。在美国,波本威士忌特别受欢迎,与南方文化和历史紧密相连。
威士忌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成熟和精致。它常常与放松、社交和庆祝活动相关联,也可能与某些文学作品中的忧郁和深沉情感联系在一起。
在个人生活中,威士忌可能是一种特别的礼物,或者在特殊场合与朋友共享的饮品。例如,在庆祝生日或纪念日时,一杯好威士忌可以增添气氛。
在诗歌中,威士忌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每一滴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
在橡木的怀抱中沉睡, 威士忌,时间的诗人, 每一口,都是岁月的低语。
威士忌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琥珀色的液体、精致的玻璃杯和橡木桶。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倒酒时的轻柔声音或酒吧的背景音乐。
在不同语言中,威士忌的名称和发音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和制作工艺在全球范围内是相似的。例如,在日语中,威士忌被称为“ウイスキー”(wisukī)。
威士忌作为一种酒精饮料,不仅在口感和制作工艺上具有丰富性,还在文化和情感上承载了多重意义。了解威士忌的词源、文化背景和使用情境,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3.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忌,憎恶也。 、 《国语·晋语》-而忌处者。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不克不忌。 、 《国语·越语》-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
【组词】
忌恶、 忌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