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5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52:04
“借事生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借用某件事情来制造事端或引起麻烦。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故意利用一个**或情况来挑起争端、冲突或不必要的麻烦。
“借事生端”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利用小**制造大问题的批判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核心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强调和谐与避免冲突是一种美德。因此,“借事生端”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破坏和谐、故意制造麻烦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情感,联想到那些心机深沉、不择手段的人。它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警惕,避免被这类人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同事借事生端,试图通过制造小冲突来转移大家对项目进展的关注。这种行为最终被团队识破,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借事生端者,心机深似海,风波起时,众人皆惊。”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暗中操纵木偶,制造混乱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紧张的背景音乐,伴随着人们争吵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ir the pot”或“create a scen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制造麻烦的意图。
“借事生端”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批判工具,用于描述那些故意制造麻烦的行为。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化,也能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图。
不肖者则借事生端,望风寻趁。
1.
【借】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借进。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借,假也。 、 《广韵》-借,假借也。 、 《晋书·阮裕传》-借无不给。 、 宋·王安石《伤仲永》-借旁近与之。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允修借书。 、 、 、
【组词】
求借、 挪借、 借当、 借当头、 借典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4.
【端】
(形声。从立,耑(duān)声。本义:站得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立容直也。”-端,直也。 、 《广雅·释诂一》-端,正也。 、 《礼记·祭义》-以端其位。 、 《礼记·王藻》-端行颐霤如矢。 、 《礼记·曲礼》-振书端书于君前。
【组词】
端行、 端拱、 端伟、 端端、 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