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2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20:42
烦琐哲学(Redundant Philosophy)是指过分注重形式、程序或细节,而忽视实质内容和实际效果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模式。这种哲学往往导致效率低下,浪费时间和资源,且常常让人感到厌烦和沮丧。
“烦琐哲学”一词可能源自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批评,随着社会对效率和实用性的重视,这一词汇逐渐被用来描述那些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烦琐哲学往往被视为一种负面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在强调创新和效率的商业环境中。它可能导致组织僵化,阻碍创新和灵活性。
提到“烦琐哲学”,我联想到的是繁复的文件、冗长的会议和无休止的审批流程。这种联想让人感到压抑和无力,因为它代表了效率的缺失和时间的浪费。
在我之前的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因为烦琐的审批流程而延误了数月。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烦琐哲学对实际工作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烦琐哲学的迷宫里,
我们迷失了方向,
忘记了初衷,
只为形式而形式。
视觉上,烦琐哲学可能让人联想到堆积如山的文件和无尽的表格。听觉上,可能是冗长的会议讨论和无休止的电话会议。
在不同文化中,烦琐哲学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一些官僚体系较为发达的国家,烦琐哲学可能更为常见。
“烦琐哲学”是一个提醒我们关注实质内容和实际效果的重要词汇。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警惕这种思维方式,以确保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是高效和有意义的。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琐】
(形声。本义:玉件相击发出的细碎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琐,玉声也。
3.
【哲】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哲,知也。 、 《尔雅》-哲,智也。 、 《诗·大雅·下武》-世有哲王。 、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诚。 、 《书·伊训》-敷求哲人。 、 《汉书·叙传》-或悊或谋。 、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组词】
哲士、 哲子、 哲艾、 哲母、 哲匠、 哲明、 哲夫、 哲思、 哲妇、 哲圣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引证】
《书·大诰》-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
【组词】
先哲;哲人其萎
4.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