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2:12
木栈 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木材搭建的栈道或平台。在建筑领域,木栈通常指的是一种由木材构成的结构,用于连接不同地点或作为临时的通道,常见于桥梁、码头、观景台等场所。
木栈 一词源于对木材结构的传统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木栈的设计和材料也在不断进步,从简单的木板拼接发展到现代的复合木材结构。
在许多文化中,木栈象征着与自然的连接和和谐。在一些旅游胜地,木栈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木栈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和宁静。它让人联想到自然、放松和探险,是许多人心中理想的度假场景。
在个人经历中,木栈可能与特定的旅行记忆相关联,如在森林中的木栈道上的一次难忘徒步,或是海边木栈平台上的一次浪漫晚餐。
在诗歌中,木栈可以被描绘为连接心灵与自然的桥梁:
木栈蜿蜒入林深, 脚步轻踏岁月痕。 风过耳畔诉往事, 心随鸟鸣远尘纷。
木栈 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木质的纹理和自然的色彩,而听觉联想可能是走在木栈上时木板发出的吱吱声,或是周围自然环境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木栈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木栈(木棧)常用于传统的园林设计,而在北美,木栈道则常见于国家公园中。
木栈 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建筑结构,还承载了人们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栈】
(形声。从木,戔(jiān)声。本义:牲口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栅者,竖编之,棚者,横编之。-栈,棚也。 、 《战国策·齐策》-埋之马栈之下。 、 《管子·小问》-马栈最难。 、 《庄子·马蹄》。崔注:“木棚也。”-编之以皁栈。 、 颜延之《赭白马赋》-毙于内栈。 、 《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 《汉书》-四墙其社,覆上栈下,示不得通。
【组词】
皂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