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1:47
“伤缺”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伤”和“缺”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因受伤而缺席或缺失。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因身体受伤而无法参与某项活动或工作,导致该位置或角色出现空缺。
在不同语境下,“伤缺”的使用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强调点不同。例如,“缺席”更侧重于未出席的状态,而“伤缺”则强调因受伤而导致的缺席。
“伤缺”作为一个复合词,其词源较为直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因受伤而无法参与某项活动的情况。
在体育文化中,“伤缺”是一个常见词汇,尤其是在足球、篮球等团队**中,球员的伤缺可能会对球队的表现产生重大影响。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因受伤而无法工作的工人,影响其收入和家庭生活。
“伤缺”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遗憾和无奈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因不可控因素(如受伤)而错失机会或影响团队的情况,引发同情和理解。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因伤缺而错过了一次重要的比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伤缺”对个人和团队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伤缺”来表达因受伤而错过的美好时光:
春风拂面,花儿绽放, 你却因伤缺,错过了这场盛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空荡的体育场,因球员伤缺而显得格外寂静。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因伤缺而错过的欢呼声和掌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 due to injury”或“absent due to injury”,强调因受伤而缺席的状态。
“伤缺”这个词在描述因受伤而无法参与某项活动的情况时非常实用。它不仅传达了缺席的状态,还强调了缺席的原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伤缺”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2.
【缺】
(形声。从缶(fǒu),夬(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引证】
《说文》-缺,器破也。 、 《庄子·秋水》-入休乎缺甃之崖。 、 《汉书·艺文志》-周室既微,载籍残缺。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组词】
墙缺了一块;缺落、 缺啮、 缺坏、 缺触、 缺唇、 缺圮
短少;缺乏。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缺王道之仪。 、 清·袁枚《祭妹文》-于此微缺然。
【组词】
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 缺势、 这本书缺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