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2:35
词汇“申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申警”的字面意思是通过正式的途径或方式发出警告或提醒。基本含义是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官方或正式的渠道传达警告信息,以引起注意或预防某种不良后果。
“申”字在古代汉语中有“陈述”、“说明”的意思,“警”字则有“警告”、“提醒”的含义。两者结合,形成了“申警”这一词汇,强调通过正式途径传达警告信息。
在**传统文化中,官方的警告或提醒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正式性,因此“申警”这一词汇体现了这种官方性和正式性。
“申警”一词可能给人以严肃、正式的感觉,联想到官方的权威和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警告”或“提醒”等词汇,而不是“申警”。
在创作中,可以将“申警”融入到描述官方行动或法律程序的场景中,以体现其正式性和权威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官员在正式场合中宣读警告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庄重、严肃的音乐来增强“申警”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表达通过官方途径发出的警告,如英语中的“official warning”。
“申警”这一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官方警告的正式性和权威性。在学*和使用中,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
1.
【申】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同本义;约束。
【引证】
《说文》-申,束身也。 、 《淮南子·原道》。注:“束也。”-约车申辕。 、 《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畏忌自申。 、 《汉书·元帝纪》-勒兵申教令。 、 《礼记·杂记》-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 曹植《洛神赋》-申体防以自持。
【组词】
申束
2.
【儆】
(形声。从人,敬声。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儆,戒也。 、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注-儆,备也。 、 《左传·昭公十八年》-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 、 《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官、巷伯儆宫。
【组词】
儆悟、 儆守、 儆惧、 儆懔、 儆戢、 儆儆、 儆动、 儆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