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28:39
“棋品”一词通常指的是下棋时的行为举止和道德品质,尤其是在**象棋、围棋等棋类游戏中。它不仅仅指棋艺水平,更强调棋手在比赛中的风度、礼貌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在文学中,“棋品”可能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或行为方式,如“他的棋品如同他的人品一样高尚”。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棋品”来评价某人在棋局中的表现,如“他的棋品不错,即使输了也很优雅”。在专业领域,棋品可能更多地与棋手的职业道德和比赛规则相关。
同义词:棋德、棋风 反义词:棋痞(指下棋时行为不端的人)
“棋品”一词源于**古代,最初可能更多地指棋艺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棋手的行为和道德品质。
在**文化中,棋品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与儒家思想中的“礼”和“义”相呼应。棋品好的棋手往往受到尊重,而棋品差的棋手则可能受到批评。
“棋品”一词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优雅、礼貌和公平竞争。它提醒人们在任何竞争中都应该保持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次象棋比赛,比赛中我注意到一位老棋手即使在明显劣势的情况下也保持了良好的棋品,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棋品”:
棋盘上,黑白交错, 棋品如人品,不言而喻。 一子落下,风度翩翩, 胜负之间,更显高洁。
想象一幅画面:两位棋手在对弈,周围是静谧的园林,棋子落盘的声音清脆悦耳,这幅画面和声音让人联想到“棋品”的高雅和宁静。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portsmanship”(**精神),它强调在体育比赛中的公平竞争和尊重对手。
“棋品”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棋艺的词汇,它更是一种道德和行为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棋品”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交能力。
1.
【棋】
(形声。从木,其声。本义: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棊,博棊也。 、 《方言》-五簙或谓之棊。 、 《淮南子·泰族》。注:“谓六博也。”-故行棊者。 、 《山海经·中山经》。注;“博棋也。”-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 、 《博物志》-尧造围棊,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棊教之。 、 《史记·货殖列传》-山出棋置。
【组词】
棋枰、 棋子、 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
2.
【品】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品,众庶也。
【组词】
品人、 品事、 品物、 品供、 品象、 品庶、 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