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2:54
词汇“浩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方言中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浩汗”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广阔无垠的水面或者是大量的汗水。在古汉语中,“浩”常用来形容水的广大,如“浩瀚”;“汗”则通常指汗水。
由于“浩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文献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战场上的士兵汗水如雨,或者是形容自然景观的壮阔。
“浩汗”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被其他词汇所替代,如“浩瀚”。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使用“浩汗”来形容战争的激烈或者是自然景观的壮丽,反映了古人对于战争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浩汗”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壮阔的自然景观或者是激烈的战斗场面,带来一种宏大和激烈的情感体验。
由于“浩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到这个词。
在创作中,可以将“浩汗”用于形容某个场景的壮阔,如:“他的心中涌动着浩汗般的激情,驱使他不断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水面,或者是士兵们在战场上汗流浃背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海浪的声音或者是战鼓的轰鸣。
由于“浩汗”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不存在。
“浩汗”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范围有限,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它能够传达出特定的情感和场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尽管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常用。
1.
【浩】
(形声。从水,告声。本义:水势浩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浇者,许以声训。”-浩,浇也。从水,告声。虞书曰:“洪水浩浩。 、 《字林》-浩,遶也,水大也。 、 《广雅》-浩,浩流也。 、 《楚辞·怀沙》-浩浩沅湘。 、 《淮南子·俶真》-浩浩瀚瀚。 、 《淮南子·地形》-曰浩泽。
【组词】
浩波、 浩汗、 浩洋
2.
【汗】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引证】
《说文》-汗,身液也。 、 《素问·评热病论》-汗者,精气也。 、 《宣明五气篇》-五藏化液心为汗。 、 《汉书·刘向传》-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 、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汗出浃背。
【组词】
汗巾、 汗血、 汗汪汪、 汗星、 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