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6:56
词汇“意界”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术语。根据字面意思,“意”通常指思想、意识或意图,而“界”则指界限、范围或领域。因此,“意界”可以理解为思想或意识的界限或范围。
“意界”可能指的是一个人思想或意识的边界,或者是指某个特定领域内的思想观念。
在文学作品中,“意界”可能被用来形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或广度。在哲学或心理学领域,它可能指代个体或集体意识的界限。
由于“意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意”和“界”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意界”可能被用来讨论个体或集体的思想自由度,或者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
“意界”可能让人联想到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个体在认知上的局限或开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讨论某人的“意界”来评价其思想的开明程度或保守程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意界”来描绘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广阔或狭隘:
他的意界如海洋般深邃,
思想的波涛永不停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象征性的边界,代表一个人的“意界”。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旋律变化丰富的音乐,象征思想的流动和变化。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mind's boundaries”或“intellectual horizons”。
“意界”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思想和意识的界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思维的复杂性。
1.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2.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