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2:54
浩气英风 这个词汇由两个部分组成:“浩气”和“英风”。
结合起来,浩气英风 描述的是一种宏伟壮丽且英勇威武的气质或风范。
浩气英风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文学和历史描述中对英雄人物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主要用于形容那些具有宏伟气势和英勇风范的人或事。
在**文化中,浩气英风常与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用来形容那些为国家或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这种描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英雄的崇敬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提到浩气英风,我联想到的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英雄人物,如岳飞、关羽等。这种词汇带有一种崇高和敬仰的情感,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勇气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浩气英风这个词汇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展现出非凡勇气和决心的人。例如,在描述一位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朋友时,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浩气英风:
在那浩气英风的日子里,
英雄挥剑斩断黑暗的枷锁,
光明与希望在晨曦中绽放,
历史的篇章,因你而辉煌。
结合图片,浩气英风可能让我联想到一幅描绘古代战场或英雄人物的画作,画面中的人物威武雄壮,气势非凡。在音乐方面,可能联想到激昂的交响乐或古筝曲,传达出一种宏伟和英勇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valiant and majestic”,用来形容那些勇敢且具有宏伟气质的人物或**。
浩气英风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赞美那些具有宏伟气势和英勇风范的人或事。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文化内涵,这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都有很大帮助。
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
1.
【浩】
(形声。从水,告声。本义:水势浩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浇者,许以声训。”-浩,浇也。从水,告声。虞书曰:“洪水浩浩。 、 《字林》-浩,遶也,水大也。 、 《广雅》-浩,浩流也。 、 《楚辞·怀沙》-浩浩沅湘。 、 《淮南子·俶真》-浩浩瀚瀚。 、 《淮南子·地形》-曰浩泽。
【组词】
浩波、 浩汗、 浩洋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英】
(形声。从艸,央声。本义: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英,草荣而不实者。 、 《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 《离骚·夕餐》。注:“华也。”-秋菊之落英。 、 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嗣若英于西冥。 、 《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毋夭英。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落英缤纷。
【组词】
落英、 英华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