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6:28
“入宅”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搬入新家或新居的过程,也可以指正式入住某个住宅。字面意思是指进入住宅,但在实际使用中,它往往带有一定的仪式感和正式性。
“入宅”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方式和语境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入宅”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传统俗和仪式,如入宅吉日选择、开门红、贴对联等,这些*俗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入宅”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新生活的期待和家庭的团聚。它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到安心和满足。
个人经历中,每当搬入新家时,都会有一种新鲜感和期待感,无论是装修的过程还是最终的入宅,都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时刻。
在诗歌中,可以将“入宅”融入对家的描绘,如:“春风拂面入宅来,新居处处显温馨。”
视觉上,“入宅”可能让人联想到新家的门打开,阳光洒进来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亲朋好友的祝福声和欢笑声。
在英语中,“入宅”可以对应为“move in”或“occupy”,但这些词汇缺少了中文中“入宅”所包含的仪式感和文化内涵。
“入宅”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些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